“恶意就是这样的,无端的针对一个人,即使别人没有做错什么。

面对坠楼,他们忙着拍照发微信,只有她为她盖上衣服。

面对欺凌,他们假装没看见,只有她选择报警。

因为盖衣服,她成了下一个被欺凌的人; 因为报警,她遭到疯狂报复。

袖手旁观的人平安无事,制止恶行却受到牵连。

被欺凌了没人管,欺凌你的人死了马上就管了。受到伤害无法得到保护,犯了罪绝不让你少判一天。

当初不重视你的遭遇;如今却想尽快结案,让你接受法律制裁。

人人都说可以帮你,其实没有人能帮你。

受过教育不一定就品质高尚;没上过学也可以善良正直。

家境富裕的好学生其实是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你眼中的小混混却真正付出行动保护弱者。

你只看到他打架,却没看到他是为被欺凌的人挺身而出。

你不会无私奉献,我也不会,但是他会。为了帮助她实现梦想,他甘愿献出一切。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

刚刚看完少年的你,受触动很大,张宾这个学弟我是因为之前合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就觉得他跟其他同龄人不同,很成熟很有想法,我也知道他在创作电影,唯独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做为学姐做为朋友我很替他高兴,电影很棒,希望大家也能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伟大的作品,这绝对是今年夏天不可不看的佳作。

祝学弟前程似锦,早日封帝!”

杨幂直接是在杨颖他们的一脸惊讶中写下了这段文字,直接发在了自己的微博上,也不全是为了蹭热度,而是她清楚这电影的可怕,张宾这把赢大了,是真的一片封神一飞冲天,所以也只能是锦上添花了。

杨幂自然不是第一个发影评的圈内人,有一些反对声,但整体上都是各种赞美,有蹭热度的,但也有不少是真被电影震撼到了,所以是第一时间发影评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这个题材,做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影片在影像上非常有特点,大量的特写镜头、跟拍、手持,以及碎片式剪辑,营造出强烈的恐慌与不安感。这种情绪,其实就是角色在片中的情绪,它以影像的方式,最直接延伸给观众。

张宾和宋祖儿、周也的表现都很不错,起码,他们都经住了大银幕特写的考验,而且,又都有各自的变化。

导演其实很多小野心,比如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校园空间和调度的。“只有你赢,我才不算输”,很伤感,也很中二,之前有些不太理解现在大火的BE美学,现在我觉得我有些理解了,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跟创新。”

“不出意外,这就是我的年度华语最佳了,无懈可击那种。

一开场,是属于宋祖儿的个人秀。

英语课上的playground被翻译成乐园,在“曾经拥有”与“曾经失去”的两种语法间,陈念看到了自己的缩影,也看见了过去,在连续两个极具张力的面部特写后,影片正式开始。

这个开场的设计已经足够出彩,但全亏宋祖儿,因为她在这短短几十秒的表演,我已经完全被带入了电影,然后在接下来的134分钟里,再也没有脱离出来过。

既然讲到了宋祖儿,那肯定也要讲张宾。

当然,在讲这两人的表演之前,还得讲讲本片一个极其突出的影像特点——大量使用面部特写。

从本质来讲,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去拉进观众与角色的手法,演员与摄像机的距离,就代表观众与这个角色内心之间的距离。

这是对角色长相、神态、表情和心理变化的赤裸裸的直观展现,不带任何掩饰。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对这两位新生代演员表演实力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

本片的面部特写甚至都将下部与额头排挤出画框外,只留下最细微的面部表情。

但另一方面,抛去影像运动啊场面调度什么的漂亮话,导演曾国祥所要做的,就是把全片最好看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观众。

那么,这两人完成的到底如何呢?

大量特写聚焦于演员的面部表情,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做法。

先说宋祖儿吧。

怎么说呢,她真的不负众望,让我非常讶异的一点就是,片中陈念这个角色和她平时生活中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的,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宋祖儿很难去依靠单纯的“体验”去领悟这个角色,而是要靠自我揣摩,推测,以及片中彻底的自我重造。

在如此考验面前,她做到了,她完全变成了陈念这个角色。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她在片中所表现的“高级哭戏”。

由于角色特质,宋祖儿在片中有十几场重要的哭戏,每一场哭戏,其背后所承载的环境,心境都不同,那种细微的情绪承接,她真的演出来了。

这其中最深刻的一场哭戏大概还是陈念被人用排球砸的那场,当宋祖儿在荧幕上竭尽全力去压制那种从咽喉里涌现的痛苦时,我完全被折服了。

那,张宾的表现又如何呢?

这么说吧,在这之后,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个演员了,一个优秀的演员。

真的很难去描述到底是宋祖儿给我的惊喜最多,还是张宾给我的惊喜更大。

与童星出道的宋祖儿老练的经验不同的是,张宾这一次的表演基本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无论是两者性格经历的贴合,还是演员年龄与阅历的恰到好处,这些都组成了张宾的表演,这些东西,是随着演员所共同成长的。

这一次,张宾向观众证明,他有着一张非常高级的“电影脸”。

至于角色,有一个点我要说一下:在面对外界的各种暴力时,陈念和小北身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措施。

一个是隐忍的哭泣,另一个是毫不屈服的暴力。

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部分上,共同代表着他们对于成人世界那种幼稚的试探与反抗。

而这种特性也成为了角色心理外在表现的最大化,所以宋祖儿与张宾是真的值得所有赞赏,他们真的让这种特性成为角色情感表达的重要部分,而非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噱头。

真的,怎么赞赏都不为过。

尤其是在影片最后两场极其重要的对手戏,只要稍微错那么一点,整部电影的情绪就真的整个垮掉。

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撑起了整部电影,让每一场对手戏都如此惊艳,甚至那些极度失真的台词也被他们的表演所掩盖。

我在座位上的所有叹息、哀伤与战栗,全是属于他们的。

但若是只有表演,是没法撑起本片“华语年度最佳”的资格的。那么,接下来我要着重去表扬一下导演,和他背后那个用尽心思的电影团队了。

影像,其实说到底,还是影像意识。

我在今年华语电影里,从来没有见过影像意识如此强烈的电影。

手持摄影的晃动,惊悚类型的融合调度,极度压抑的建筑空间,高度浓缩的蒙太奇片段,还有那种无懈可击的影像叙事意识。

早些年还在拍二流烂俗喜剧,近些年拿出了一部较为不错的《七月与安生》,结果今年就拍出了一部在10s华语影史留名的《少年的你》。

曾国祥的成绩,我想也只能用开挂来解释了。

开场女学生跳楼的设计就已经提醒了主创团队的野心所在:先是通过英语听力隔绝外界声音,然后只通过视觉传递信息。

在陈念下楼查看那一段简直是标准的惊悚片调度模式,俯拍与仰拍的切换,加深个体与群体的对抗,人物与建筑的关系暗喻,快速切换的聊天信息(我竟然看到了德尼罗的微信头像),通过手机这个媒介所放大的面部特写,照片在我们眼前飞速闪过,而这时,“少年的你”片名出现。

可以说,这是我今年在电影院所看到过最具力量的电影开场了。

除去我在开头所讲过的面部特写手法,本片在建筑空间的关系展现也是相当值得一提。

曾国祥在这一点上充分暴露出了HK出身的特质(我怀疑取景重庆也是这个原因,两地的城市建筑风格太像了),那些城市间的楼房,封闭的教学楼,垂直延伸的台阶,景深对比的高架桥,这些建筑元素共同构建出影片压抑逼仄的情感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陈念与小北在这个社会共同的处境。

而灯光则再度加强了这类元素的运用:陈念与小北对手戏时的霓虹光线,座位上红墨水的冷光特写,加强景深的空间光效,以及最后押运车上柔光的流动。

也许是今年华语电影圈最棒的光线处理。

然后是剪辑,同样,年度华语最佳剪辑,没谁了。

尤其以蒙太奇叙事为例,最能体现剪辑的功底:第一场蒙太奇关于陈念和小北的生活对切,考试与麻将,庄严宣誓与地下斗殴,这是一种极其优秀的内核影像表达,极度失衡的社会,就这么藏于技巧之下(在这之后也多次用到本手法,比如拆高考试卷后立马剪挖掘机那里)。

而后在高考结束之后那场交代人物状态的蒙太奇也是极尽老辣的技法表达。

至于审讯室的那场交叉剪辑,可以算作年度华语电影高光时刻,真正的“影像——表演”至高荣光。

摄影,主要以手持为主,可以说深得娄烨精髓,精确的用那种晃动去捕捉到人物最为真实的状态所在。

当然本片的手持还是要比娄烨的要温和许多的。

音效,极其出彩,声音作为情感传递媒介在本片的价值被最大化,表扬黄铮(好像这人还是《金陵十三钗》的音效设计师)。

至于配乐,这么说吧,优秀的配乐永远不会喧宾夺主,自然而然地流露感情,只消片刻,就将观众彻底拉入电影的氛围中。

曾国祥,宋祖儿,张宾,周也,巩莉,许月珍,贝尔,余静萍,黄铮,还有在幕后工作的众多人员,他们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到了肉眼可见的最好,而后又共同让电影变得如此优秀且完整。

那些妥协,那些无奈,那些倔强,还有他们所要喊叫的,爆发的,都留在了他们的电影里。那些珍贵的部分到最后,都凝结成了蓬勃的生命力。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礼赞。”
设置您喜欢的阅读方式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17
内容替换
替换成
* 只有您本人可以看到替换后的结果
背景声
目录列表
书签